改革開放40年看會展業的“進”與“變”
發布時間:2019-11-20 作者:本站 瀏覽:6883 字號:大 中 小
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,各行各業都在回顧改革的發展歷程。作為從業30余年的會展人,筆者親身經歷和見證了改革開放為會展業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。1978年到2000年,我國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,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格局,經濟發展出現重要轉機。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。經濟增長加快、運行質量顯著提高,會展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。這一年,首次提出“會展經濟”的概念。
2001年,中國在“入世”議定書附件九中承諾“會展業”完全對外開放。2002年,會展業有了獨立的行業代碼。自此,會展業在我國開始如火如荼般地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。
一是從國際通用的經濟“晴雨表”,到中國特色的經濟“加速器”。我國會展業發展之初,遵循其國際通用的內在規律,以經濟發展水平為起步根本,發端于北京、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。彼時,會展業只是經濟運行的“被動”反應,即城市經濟的“晴雨表”。當下,會展業早已超越“晴雨表”的初期,成為很多城市主動“出擊”的經濟“加速器”,并已形成主動引領城市經濟發展的會展業“中國模式”。尤其是在新興會展城市中,當經濟基礎尚未達到會展業自發成長條件時,當地政府通過大力度的政策扶持,主動創造會展業發展環境,縮短會展業起步周期,“主動培養”會展業,使其成為城市產業升級的集聚平臺。通過匯聚前沿理論研究、技術及產品,驅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、成為創新創業及人才集聚的重要手段。例如,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成功與烏鎮的轉型發展。
二是從引領中國經濟的發展平臺,到促進全球發展的高地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必將促進會展業功能再升級。國家對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定位是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大行動,是推動全球包容互惠發展的公共產品,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,是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宣示,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措施,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動作為?!睆闹畜w現出會展業不僅是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、新時代大國外交的重要平臺,更是惠及全球的公共產品、中國方案、政策宣示、推進改革、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平臺。會展業將成為融入全球發展、引領全球發展的高地。
三是從釋放能量的新興行業,到吸收能量的永動行業。改革開放40年,各行各業發展變遷,出現了“傳統行業”和“新興行業”的劃分,發生了傳統行業被新興行業顛覆和取代,例如:移動互聯網對傳統制造業、服務業和金融業的沖擊。然而會展業卻反其道而行之——一方面,作為城市經濟的“加速器”,會展業在不斷釋放其能量過程中,成為諸多城市青睞的新興行業。另一方面,會展業將創新和變革轉化為發展工具,將沖擊轉化為動力。例如,移動互聯網對傳統的實體制造業、服務業和金融業帶來結構性沖擊,但在會展業中并未體現,反而成為實體會展的創新和補充。同時,會展業在中國騰飛發展中被賦予了更高使命,超越其原本經濟功能而長足發展。未來,會展行業將是與眾不同的永動行業。
過去40年,會展業從默默無聞到譜出盛世華章。
未來40年,肩負重任的會展業將蘊生更多奇跡!
來源:中國貿易新聞網